宏盾建设有限公司学习探讨苏州博物馆整体设计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以主设计师贝律铭先生的设计思想为中心,从建筑理念、现代工艺、审美法则等方面进行探讨,深入思考苏博细节之处、创新之处给予时代的回应,得到新的解答。可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贝律铭;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不高不大不突出
一、中国建筑的现代诠释 早在建设之前,苏州博物馆新馆就受到众多公共目光的审视。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主设计师为国际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律铭先生,更是因为苏博新馆是在21世纪之初,一位有着中国血脉的“尖子生”设计师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一次中西诠释,这是一场由大师操刀的尝试,也为中国建筑现代化指引着一个方向。从上世纪列强的殖民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中国建筑的主流方向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西方建筑设计的影响。如今,许多城市被一块块的长方形所束缚,找不到原有的城市风貌特色,让人分不清身在“上海”还是“北京”。英国伦敦为了保护原有的传统建筑,宁愿改写车辆大小,也坚持不扩宽道路;反观中国北京,为了城市建设,拆去了古城墙、古城楼、古民居。著名建筑师程泰宁院士曾在为2013年于南京举办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撰文时写到:中国尽管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但长期以来却面临传统价值体系已被解构,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的尴尬状况,中西文化比较的陈旧话题,前路在何方的困惑,在建筑设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贝律铭先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新的方向: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对苏州博物馆的研究和解析,或许我们可以梳理出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启示作用。
二、中而新与新而中 2003年开始建设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毗邻老馆太平天国忠王府和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这个选址非常大胆,因为这两座建筑物本身就颇具民族特色且蕴含深厚的历史意义。贝律铭先生也曾说过,在这里设计博物馆很难很难,既要有传统的东西,又要有所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应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不突兀;创新的东西就是要应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因为时代是在发展的。因此提出了“中而新,新而中”的设计理念,兼顾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
(一)现代技术下的粉墙黛瓦。“粉墙黛瓦”是极具苏州建筑特色的标志性符号,这一传统建筑色彩的形成即是因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建筑材质、色泽、质感之特征,又是因为它与太湖水系清新雅致,青黛秀丽的色调如出一辙。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色调沿用了这种传统的元素,但是在这里“粉墙”看起来像是传统的粉白墙,其实采用了全新的做法,以铝合金龙骨为基架,涂刷SKK高弹涂料的外墙施工法。这种新做法高强度地保存墙壁颜色,抵抗雨水冲刷带来的侵蚀,确保整座建筑永不变形,永不虫蛀。外表看来,苏博和传统苏式建筑一样正在经历时间的冲刷,但其内在的先进技术和材料使得它更加“永恒”。“黛瓦”,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花岗岩石片来取代传统瓦片,这种新型石片黑中带灰,在平时太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淡雅的灰色,一旦下了雨,就会变成浓郁的黑色,正迎合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气候特点,别有一番诗意。而用“黛瓦”铺设而成的大屋顶一反传统屋顶的瓦片结构,将传统坡屋顶的飞檐翘角重新诠释得到全新的立体几何效果。建筑构造采用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其中玻璃顶窗和石屋顶的设计,采用了木作涂料的顶棚系统、现代开放式的钢结构来取代传统木梁构造屋面,这样一方面可以过滤掉部分太阳光线,使得博物馆藏品受到保护;另一方面,丰富的自然光线为参观者提供心了旷神怡的视觉导向。灵感来源,整体感官是中式的,新式材料、设计的表达又完全是现代的,两种不同风格相互融合,体现了“中而新,新而中”的设计理念。内部建筑的色彩也保持了素雅这一特征,沿用白墙的同时用灰色涂料展现面的转换,这种灰色线条不仅仅起到了划分结构、重新塑形的作用,也隐约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构造中的线条之美。单体的檐、脊、柱、架和群体平面铺开的线型相互串联在一起,形成苏博特有的空间形式。强调“线”而不是“体”这一特征,使得其表现出来的空间尽管很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看到,但我们却并不感到陌生。在苏博的“粉墙黛瓦”中,保留许多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例如青黛秀丽的黑白灰色彩、传统坡屋顶景观的模样以及对“线”的审美强调等,由外至内流露出强烈的传统美感。同时又运用新新工艺、新材料、新科技使得其焕然一新,中西结合,在“中”的基础上做到了“新”,也在“新”内涵里蕴含了“中”,这两方面的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做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几何体。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博物馆中央大厅的设计。贝律铭先生一反中国传统建筑的四方体结构,采用他拿手的几何体结构,白色面结构随着高度升降而变换角度,三角形和菱形结构巧妙的空间结合,形成了独特、充满新意的空间效果。我们知道,现代主义风格秉承简约、高效的特点使得几何体深受设计师喜爱,现代主义大师格罗皮乌斯设计的第一座现代主义工业建筑法格斯鞋楦厂厂房(1911年)其显著的外表特征就是流畅的几何体结构。再到包豪斯成立、发展、辉煌、落幕,几何体无不贯穿其中。有段时间包豪斯甚至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不夸张地说,几何体正是现代主义风格的灵魂所在。所以,在贝律铭先生的作品中也经常看见几何体的身影。1973年的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馆、1978年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等作品都可以看到他独特地的个人手法——将建筑看作一个体块进行切割。在苏州博物馆,贝老没有照搬他个人的几何体手法在其中,而是融入了全新的苏式坡屋顶,通过对其的抽象变通,追求神似而不是简单地形式上的模仿,形成了与以往二维的形体切割设计不同的三维切割,墙面与屋顶以及升起的屋顶造型是连续的、协调的、具有整体感的,一种类似“珍宝盒”的建筑形象。简单的几何体营造出了不同的空间语言,交叉组合现代的设计元素,创造出的却是充满传统美感的空间气质。可以说建筑的形态是新的,但影射的手法却是古意的。
三、相看两不厌 中国传统建筑重视环境与建筑物的协调性,讲究双方的相互渲染和衬托,即万物和谐相处的传统理念,因此,庙宇大都座落在山体之上,苑囿大都位于水湾之旁,情景交融,相辅相生。苏州市更是采用古城完整保护的政策以保护苏州传统建筑的整体性,苏州博物馆位于之间,承担着完善整体,同时突出个体的重要使命。
(一)格局布置。苏博自身的格局布置不难发现有一大特色——总馆五分之一的面积比例用来建设了一座没有展览价值的主庭院所示。这在各地都是很难见的,但在苏博,反而显得使得其所,自然而然,这正是中国传统审美的精髓所在——相看两不厌。主庭院与主馆相互交融和映衬,一进大门,走入中央大厅,主庭院就像一幅画一般缓缓展开,其景色映入大厅之中,为黛瓦白墙的钢筋结构带来一番诗意,游客可在此留步休息与欣赏。接着,当游览完西部的主展览区,神经略显疲惫之时,贝老就将游客引入“画”中,欣赏其中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充满新鲜感的现代园林,舒缓身心,给游客惬意的观赏体验。主庭院的存在可以说非常必要,但如果主庭院单独存在,和附近拥有3000余年历史演化的苏式园林相比就会显得相形见绌,正是博物馆的主建筑给了它特色和意义。传统苏式园林格局布置设计经历漫长历史的沉淀,很难去突破,设计师在此背景下必须要实现自我更新,只有在造园思想上注重创新,注重时代发展的特征、需求,才能在继承古典园林营造的意境基础上,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中式园林。主庭院的布局与设计正印证了这一点。北面的一处片石山水画,以拙政园的白墙为底,用片石、沙砾等材料高低错落地排放在墙壁前,形成一幅精妙的山水画,不同于传统假山叠石,以水相隔,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园中大面积水体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基本原则,水面之上低矮的直曲小桥,融入现代的几何体造型,横跨水域,一处八角石墩作为形体转折点,总体形成不规则的几何曲线;岸边一座八角凉亭全由玻璃和钢筋制成,即不同于传统园林木竹材料制作而成的“中式休息站”,其形态又不脱离现代的人文气息和神韵,与整体环境完美契合。
(二)不高不大不突出。从大的空间看,苏博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主要由左、中、西三条南北朝向的布局线构成,中线为前门大街、入口、前庭院、中央大厅、主庭院;西线为重点陈列展厅;东线为现代美术画廊、休息室以及行政管理区域等,这种以中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布局和东部的忠王府格局相互呼应,十分协调,当游客参观完苏博,再走入总王府,并不会感到对地理布局的不适应,不需要过多的指示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南北朝向的游览;纵向来看,博物馆采用地下一层,局部二层的设计,仅中央大厅与西部展厅设有地上二层,相当部分的展室放在地下,主体高度控制在6米,最大高度不超过16米,遵循不高不大不突出的新原则。这一原则是贝律铭先生对新式中国建筑的深度解读,他设计的苏博没有庞大的体量也没有醒目的色彩,远看与周围的老房子似乎一样,近看又完全不同,是贝式的新建筑,遵循着局部与整体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的共生理念。这种协调关系,无论是对地区的历史记忆还是对周边环境都表现出了尊重之意。若是一粒沙,浮在空中,只是一粒尘埃;沃在土里,你便是土壤。苏州博物馆新馆就那样默默地站在旧城之中,不骄不躁不傲,这反而体现了它的“高度”。历史证明,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尊重自己特色地域特征又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建筑形态才是时代所需求的。 在建筑设计中如果要去索取,涵盖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国传统美学,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难点在于如何将之运用于当下设计即现代性表述。同时像小孩蹒跚学步一般,也不能一蹴而就。中国建筑师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道路已经有大半个世纪了,近年来,建筑领域对中国传统美学特征的理论挖掘进入一个较深层面。在这里,苏州博物馆做出了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优秀代表示范,它巧妙地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思想、新布局来完成对中国建筑的现代诠释。同时,时代的脚步不会停下,新的观念、材料、设计接踵而至,复兴中国建筑设计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